北京狗证里有保险吗?
前不久,一则新闻称,一个北京市民因为没有给爱犬办理“狗证”被罚500元后,又因不满处罚渠道而抱怨“狗证里竟然没有维权通道”,这句话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议论。有人支持这位市民,认为“说得很对,这事不对。如果连动物都侵害了,那这个城市就没法呆了”;但也有人说,办理狗证“实际上是给居民免费上了一份保险。保险公司负责狗毒死的赔偿,同时如果发生狗咬人的事件,保险公司负责赔偿。这么一项很不错的政策,为什么竟然没人重视”。
有保险?没保险?这位市民是否办理了狗证,是否被“狗证”所里的“维权通道”拦下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“狗证里有保险”的说法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。有网友认为,现在国内养狗的人大量存在,每年因狗引起的纠纷也屡见不鲜,从社会现实层面看,“狗证”中设置“维权通道”很有必要。还有人甚至建议,除了“维权通道”外,还应设置“警示标识”、“饲养规定”、“禁养目录”等,如此“狗证”才能名副其实。但也有不少网友感到困惑:如果“狗证”具有保险功能,那岂不是说办一张“狗证”等于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?“如果小狗不小心咬了人,或者得了狂病,那岂不是要我负责赔偿?”一时间,各种疑问、担忧笼罩在办证者的头上。
其实,“狗证”真有保险功能的说法,只是人们的猜测。而所谓的“索赔”渠道,其实只是对“治狗机构”的投诉渠道,并非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。从“狗证”办证流程来看,我们也没办法肯定“狗证”里是否真的具有保险功能。毕竟“狗证”仅仅是证明饲养者对狗享有所有权,而所有权人的意思自治无法对抗社会利益,故不应赋予其太多的内容。
不过,在争议声中,北京动物防疫站已经着手修改《北京市养犬登记卡》样式,将为爱犬办理“狗证”的市民另增一项选择:可自愿选择是否要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填写在“拴养犬证”内,意在解决“维权”难题。同时,该站还加强了与纪检、监察等部门的沟通,加强对办理狗证流程的监管,防止暗箱操作。从这方面看,“狗证之痛”其实也是一种“创新之痛”。
因为要办这个证,老百姓其实很反感。但是为了社会利益,你又不能不办。所以,“狗证”其实是一个道德风险转移的问题。社会要长治久安,道德风险必须转移,否则社会必然出现混乱,道德风险之所以能转移,因为“狗证”办理的动机存在着一个欺骗社会的基础,因为这个证,不能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,反而使得人家为办理了该证的犬承担责任。按照西方国家的政策,一般禁止饲养护卫犬和领士犬。因为,它们的攻击性最强,一般老百姓不宜饲养,它们只会对主人尽忠,对主人攻击时,甚至会毁灭个人财产,法律才允许人们为它们的行为负责。而中国的限制养狗规定其实是对民众的自由权和财产权的干涉。